毛泽东主席晚年,接班人的问题变得非常紧迫。虽然毛泽东主席深信,不管什么人接班,都不可能彻底丢下他这面旗帜,而且还要依靠他这面旗帜,但毛泽东主席依然有两件事放心不下:
一是“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毛泽东主席晚年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了这上面,但进展非常不顺利。对于“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毛泽东主席要求不高,“三七”开即可,七分功,三分过。
二是港澳台问题,港澳台问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遗留问题,抗日战争,把日本人赶回了东洋,解放战争,把蒋介石赶到了海岛上,毛泽东主席最看重这两大功绩,而解决港澳台问题,这两大功绩就圆满了。
毛泽东主席把身后这两件大事,都托付给了邓小平。
1974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英国首相希斯时说:“很久以前,中国怕欧洲,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了。你们剩下一个香港问题,我们现在还不谈。”
毛泽东主席转过头问身边的周恩来:“还有多少时间?”
周恩来总理回答:“是1898年租给他们的,租期99年,到1997年期满,距现在还有23年挂零。”
毛泽东主席回过头又指了指坐在不远处的邓小平说:“到时候怎么办?我们再商量吧。那是他们的事情了。”
毛泽东主席对邓小平完成他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心愿,还是放心的。但是,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毛泽东对邓小平却很不放心。
毛泽东主席甚至要在生前看到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做出公开的书面结论,因为他知道,以邓小平的性格,是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的,这样他就放心了。
1975年年底,一次接见外宾后,毛泽东对邓小平说:
“小平同志,趁我还健在,你主持一个政治局会议,把‘文化大革命’的结论作一下。还是那句老话,功过三七开。”
令毛泽东主席没有想到了是,邓小平回答:“主席呀,‘文化大革命’的结论我作不合适,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这就是邓小平,一个有主见的强者!他因此第三次被打倒。
但是,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他创造地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主张,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邓小平甚至通过中美建交,断绝美国对台湾的军援,迫使蒋经国同意国共“第三次合作”,解决台湾问题。
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时,邓小平曾强硬地对撒切尔夫人说:
我们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以两年为期,如果两年谈不拢,那我们就单方面做决定公布了,而且希望在此期间不要制造什么动乱。如果出现了大的动乱,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在另外的时间采取另外的方式来解决香港的问题。那也就是说,不等到97来解决了,也不是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了。
毛泽东主席这件事托对了人!
("战场档案"还原最真实的战争现场,探讨人与天、人与地、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规律。情场如战场、商场如战场、官场如战场、人生如战场,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handangan,长按可复制)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